江南体育-英格兰北风凌厉,维也纳挑战乌克兰
转眼娃已经上了1个半月小学英格兰北风凌厉,维也纳挑战乌克兰,迎来了第一次和老师面对面的江南体育家长会。因为我家妞在同一个小学的幼儿园上过一年,所以对学校家长会大概的形式和内容已有一定了解,变化的当然是不同年级对应的教学目标和孩子适应新的老师和班级的情况和表现。
很多人都觉得英国孩子上学很早,在9月1日年满4周岁的小盆友就要开始小学学前班。的确,和我们在国内6-7岁才开始小学相比,光看年龄是很小的。但是英国幼儿园和学前班属于一个大纲体系,叫做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EYFS),到了一二年级才进入Key Stage 1(KS1),三年级到小学毕业则是Key Stage 2(KS2)。
每一个阶段都是针对该年龄段的学习特点而制定,所以在EYFS阶段依然是以玩中学(learn through play)为主,主要的学习领域(Prime Areas of Learning)有:1)个人、社交和情绪(Personal, Social and Emotional)英格兰北风凌厉,维也纳挑战乌克兰;2)交流和语言(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3)运动发展(Physical Development)。除了这三个重点外,还有具体的学习领域(Specific Areas of Learning),包括英语读写能力(Literacy),数学(Mathematics),对世界的认知(Understanding the World)和表现艺术和设计(Expressive Arts and Design)。
根据英国新大纲的执行标准,年终衡量这些学习领域是否达标有三种说法:优秀/超标(Working above the expected level/Exceeding);良好/达标(Working at the expected level/Expected);未达标(Working towards or below the expected level/ below expected)。
英国总体都以鼓励学生为主,所以即使是未达标的小盆友在报告里也是正面叙述,强调学习态度和上进的精神,只是对需要提高和加强的领域在下一步学习目标(next steps)里说出。
而在一年2-3次的学期阶段性的家长会上,就是和老师近距离交流,了解孩子长处以及不足,可以在家辅助孩子达到学期或学年结束学习目标或者进一步提高的好机会。
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些家长会都是走走流程,特别是低年级学习任务还比较轻的,都是一通夸奖,也听不出孩子到底在学校怎么样,家长需要配合做什么。所以接下来我就结合我家幼儿园几次和学前班的第一次家长会的体验说下如何挖掘出老师反馈中的重点以及如何可以配合老师,让孩子做到更好。
首先,如何看待孩子的长处或优点。在英国,EYFS这个阶段特别注重塑造一个人,所以即使是身体有残障,有学习困难,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孩子,老师一定能设法找到这个孩子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家长正面沟通,绝大多数负责任的老师不会上来就说任何负面信息。而对优点的表达,更是不吝惜任何优雅美丽的形容词。很多家长听到这里就忘记自己本来有什么想问老师的,很快结束了谈话。
任何的优缺点在某种程度都是双刃剑,所以家长需要留心发现其中真正的长项和其实有可能过犹不及的地方。比如,如果老师说孩子数学数字很敏感,可以毫无困难完成目前学习目标,可以给她更多挑战。那么我们就会和老师继续侃聊这个话题,讨论挑战的具体方法和方式。英国的数学算数部分是很注重理解运用,而且强调实物运算,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很擅长的口算心算,甚至过早进入公式化运算(比如乘法表,竖式运算)。举个例子,幼儿园时期我们就和老师沟通过,当时老师就建议,不要用比如1 plus 1 equals 2,而是1 and 1 more make 2。减法也是不用minus而是one less或者take away。学前班现在可以开始使用add, minus, plus, equals等用语,但需要用手指头或其英格兰北风凌厉,维也纳挑战乌克兰他实物数出来进行运算。我们对这个方法持尊重,但有保留的意见。我们举例说比如,5+6,这个超出手指运算,如果面前也没实物辅助,如何让孩子进一步打开数学思维的方法。比如10以内的运算如果孩子比较熟悉,特别是数字的组合(bonding)孩子可以掌握的前提下,那么5+6,实际上孩子可以处理成5+5+1来解题。因为我们人有两只手,每只手有五个手指,是基本上正常学前班孩子可以理解的内容,所以5+5=10孩子是完全可以脱口而出的。而学前班的孩子数学学习目标是了解加1和减1,那么数学思维好的孩子就可以明白11就是one more of 10,那么这道题可以比较轻松的,不需要从5以后count on 6或者甚至从头一个个找实物来数就可以做出。英国现在许多小学也开始引入了更多中国式的数学教学方法,所以这一点和老师沟通,在保持和学校的大方法同步外,如何更有效地启发孩子,是一个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话题。
还有些双刃剑的“优点”是如何听出来的呢英格兰北风凌厉,维也纳挑战乌克兰?比如老师如果说孩子很爱沟通,很有思想,但聊具体的事例时也有说到,比如在自由游戏时间结束的时候没有清扫归置,然后为自己没玩够不愿意参与和老师解释“不同的人有不同想法”(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或是教老师中文,老师发音不标准时,孩子乐得前仰后合。这些内容可以和老师很开诚布公地讨论家长有什么招数可以让孩子保持这份天真和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更好地在学校配合老师立刻执行指令。比如老师会用奖励贴纸等方式鼓励正面行为,地毯时间会用move up/down peg来引发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自发调节等。这些方法在家也是可以运用的。
接下来说下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想要孩子改善或精进的方面。在幼儿园时期,社交方面我家不是最八面玲珑,但也是广交朋友的类型,这方面的评语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学前班开始后,因为我也比幼儿园时期相对参与了更多的孩子上下学接送,我感到她们班虽然2/3来自之前学校幼儿园,但比之前更倾向于小团伙1-2个固定的好朋友一起玩。当然孩子有自由选择自己朋友的权利,而且家长也乐意看到孩子有关系很铁的小伙伴。但是老师也有责任引导和营造一个更融入(inclusive)的班级面貌,让每个小盆友可以不仅轻松地自己玩耍,更可以放开怀抱地几个人一起合作或整体一起做一个活动。 老师很认真地听取意见,还说下周会在班里搞一个友谊日(Friendship Day),鼓励孩子结交新的朋友,一起玩。家长也可以配合老师,在家通过孩子喜爱的绘本和动画片,潜移默化地植入社交情商。或者借助同学生日趴等场合观察相处融洽的孩子,互相约个playdate。
最后,任何老师也都喜欢听到孩子或家长是如何肯定自己的工作的。借家长会这种场合,特别是家长如果听得比较多夸赞或正面叙述的,可以在拍拍屁股走人前表达下对老师的认可和感谢。比如,可以举例说感觉孩子很信任老师,当她参加完某颁奖礼回到班级见到老师的那一刻就主动上前抱住老师大腿,老师也回抱说well done,她才跑走找同学。这样老师自己回想就明白确实是自己赢得了孩子喜爱才会有的表现,老师心里肯定也是美美滴。
在英国小学,就像前面说的,孩子入学年龄偏小,所以很多时候老师真是担负着教学教养,生理心理很多孩子发展的多重任务。每个家长当然希望老师能多关照孩子,但必须理解实际上每个个体能得到的关注是非常有限的,而家长需要从中辅助配合,让学校的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保持和老师及学校的良好沟通,让这10分钟家长会发挥出它应有的信息量吧!
本文为“英国养娃那些事儿”原创作品,作者未来,不代表本公号立场,喜欢就转发朋友圈吧。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